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

石墨会成为下一个“稀土”吗?

2014-07-23 17:17点击:

石墨
 
中国稀土产业曾经面临的窘境,已经在石墨身上重现。由于不掌握石墨深加工的核心技术,中国相关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条中的原料供应者,造成我国石墨资源“低出高进”,外国“以购代采”的状态长期存在。
 
据悉,我国石墨出口价格长期保持在每吨3000-4000元人民币之间,但经国外加工提纯再进口至中国,价格便成了10万到20万元人民币每吨。数据显示,2010年,我国石墨出口量约为58.55万吨,进口量为7.6万吨。这样的进出口格局已经持续了近30年。
 
然而,同样占全球储量的70%以上,同样是国家战略储备资源,石墨却并不如稀土那样受到重视。石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,具有耐高温性、抗热震性、导电性、润滑性、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众多特性,一直是军工与现代工业及高、新、尖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。
 
曾有专家预言:20世纪是硅的世纪,21世纪将是石墨的世纪。但目前我国石墨行业的格局混乱,滥采乱掘、采富弃贫、粗放经营、管理水平低的现象比较普遍,开采和加工呈现无序化状态。
 
如果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和速度,最多20年,国内已探明的石墨资源将消耗殆尽,届时中国将不得不从国外高价进口石墨,由石墨大国变成石墨贫国。与此同时,更多的乱象也发生在销售领域,由于大多为原料销售,市场秩序混乱相互竞价成为常态,致使资源低价流失海外。
 
业内人士认为,要确保石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,还需要国家借鉴稀土资源管控模式,从全国范围内调控石墨产能,鼓励科技研发,统筹规划石墨产业发展。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石墨产业扶持、统筹规划石墨产业,保护性开发石墨资源是当务之急。